报告题目:含钆金属富勒醇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生长转移
报告人:刘颖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
时间:5月4日(周五)14:00
地点:药学院225会议室
主持人:平渊研究员
刘颖,女,博士,国家纳米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作用机制。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Nat. Commun.、Acc. Chem. Res.、Proc. Natl. Acad. Sci.、Nano Lett.、ACS Nano、Small、Biomaterials等发表论文60余篇,SCI 他引3000余次,H index 31。11 篇论文入选 ISI web of knowledge-ESI 统计的“近十年高引频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 last 10 years)”。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国毒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含钆金属富勒醇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生长转移
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富勒醇特别是内包金属钆富勒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与传统的抗肿瘤化疗药物相比,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我们发现与传统化疗药物不同,含钆金属富勒醇(Gd@C82(OH)22)可显著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及乳腺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复制。同时发现,Gd@C82(OH)22的作用依赖于不同的肿瘤微环境,与其在不同pH微环境中自组装特点密切相关。纳米结构物质可以直接靶向肿瘤干细胞,Gd@C82(OH)22作为一类新型的无毒的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抑制剂为针对肿瘤干细胞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另外,富勒醇特别是内包金属钆富勒醇能够激活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使巨噬细胞的吞噬和分泌功能加强。活化的巨噬细胞过继性疗法验证了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肺转移,富勒醇对于免疫系统的调节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我们还发现富勒醇的特殊结构可以明显降低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我们设计了一种细胞核样的纳米颗粒,实现阿霉素(DOX)的超级封装减少其副作用。富勒醇作为一个“histone”,包封大量DOX,形成“nucleosome”,PEG-PLGA作为“karyotheca”。阿霉素的包封率从5%增加到79%。更重要的是,这种仿生传递系统的副作用明显降低。这种新的药物设计方法为提高其他药物传递系统的适用性提供了更多的启示。
主办:浙江大学药学院
承办:浙江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