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马一浮人文讲座第三讲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恶”
主讲人:方岚生 (Franklin Perkins)教授
主持人:彭国翔 教授
讲座时间:2017年12 月11日(周一)19:00-21:00
讲座地点: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223报告厅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协办单位:浙江大学图书馆
内容简介:
在西方语境中,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恶”这样一个经典的问题,集中在一个关于上帝的问题上:如果上帝是全能而且全善的,那么,为何上帝创造出的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也就是说,为什么上帝允许恶的存在?该问题应被视为一个更大问题的特定表现。纵观世界各大宗教,几乎都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张。这一主张与“有神论”并无内在关联,因为它可以根据“业”甚至自然因果律的观念而提出。如果我们将恶的问题的经验基础作为这样一个事实,即坏事有时会发生在好人身上,而坏人有时会以美好的生活为结局,那么,这将是许多宗教和文化中共有的问题。不同传统对于该问题各有自己的回应,本讲座将对这些回应予以描述和分类,进而提出这样一种看法:恶的问题终极而言表达了人的价值以及这些价值与我们所在的生活世界似乎无关紧要这一事实之间的紧张。
主讲人简介:
方岚生(Franklin Perkins),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博士,现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东西方哲学》主编。曾任美国DePaul大学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欧洲近代哲学以及比较哲学。著有Heaven and Earth are not Humane: The Problem of Evil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2014)、Leibniz: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Bloomsbury (2007)以及Leibniz and China: A Commerce of Light (2004) (中译本《互照—莱布尼茨与中国》)等,著作被译成葡萄牙语、中文、 日文等。
主持人简介:
彭国翔,现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中西比较哲学学会(ISCWP,USA)会长等。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夏威夷大学等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与访问学者。曾获“2016年度北半球国家与文化克鲁格讲席”。代表著作有《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近世儒学史的辨证与钩沉》等,以及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