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预告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活动预告

【生研院】特邀报告:吴钰周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学术报告

[来源]:生命科学研究院[日期]:2025-08-20[访问次数]:10

报告题目:含非天然功能基元的人工酶理性设
报告人:吴钰周  教授
主持人:林世贤  研究员
时   间:2025年8月25日(周一)下午4点
地   点:纳米楼457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吴钰周,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现任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无机与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医用与防护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教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德国乌尔姆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2016年先后在德国乌尔姆大学和德国马普高分子所担任课题组长,2016年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吴教授主要从事新酶设计及合成生物新材料的研究,在 Natur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已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受邀合编学术专著4章,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中做邀请报告20余次。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合成生物学” 重点专项项目、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在内的多项课题。同时担任湖北省合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德国马普学会海外伙伴小组(Partner Group)负责人,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 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研究成果入选研究成果入选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023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湖北省优秀科技论文奖,本人入选湖北省百名优秀女创新人才。

  

报告摘要:

天然酶往往仅适用于专一的底物和天然的生命化学反应,难以满足功能化学品的合成需求。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在蛋白中人为设计和引入非天然活性中心构建人工酶,能够极大地拓展酶的催化反应性,从而实现更多样化非天然有机化学品的生物催化合成。我们结合有机合成、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理论计算和结构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将有机化学发展的非天然催化机制与蛋白质的天然骨架相结合,通过定向进化优化其反应活性,发展出一系列具有独特催化活性的人工酶,为重要手性化学品的绿色生物合成提供全新策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