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预告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活动预告

丝竹梵韵系列讲座之十四:敦煌古代工匠与敦煌文化遗产

[来源]:图书馆 [日期]:2018-11-16[访问次数]:16

主讲人:马德(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谢继胜(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讲座时间:2018年1116日(周五)18:30

讲座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浙江大学图书馆



内容简介:

     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营造者与敦煌艺术的创造者。工匠在古代属于手工业劳动者,有比较细致的社会分工和严格的技术等级区别和后来的行会组织。参与敦煌石窟千年营造的历代工匠们主要有石匠、木匠、泥匠(塑匠)、画匠等。敦煌古代工匠们身份卑微,地位低下,但他们都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甚至生命,留给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艺术遗产。但对于人类历史而讲,敦煌首先是一种精神。以敦煌古代各种手工业劳动的工匠为主体的几十代的劳动者们,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筑造了敦煌石窟这座历史的丰碑。在创造光辉灿烂的敦煌历史文化的同时,把他们的精神一道留给了我们。这种精神就是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吃苦耐劳、聪明智慧和海纳百川的奉献、创造与包容的精神。敦煌事业培养和造就了敦煌精神和民族精神,同敦煌宝库一样属于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无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到什么程度,这种精神和精神财富永远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而且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不断得到升华。

 


主讲人简介:

    马德(1955—),历史学博士,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任日本国立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客员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博士后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从1978年从事敦煌研究工作至今,研究领域涉及敦煌历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献、敦煌石窟与敦煌文献的结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历史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关系等,出版专著《敦煌莫高窟史研究》、《敦煌古代工匠研究》、《中古敦煌佛教社会化论略》等10部,在国内外学术书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二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一项、院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5项;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主持进行中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项(系列丛书)。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省部级奖励。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