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马一浮人文讲座
作为文化表征的中医——梁漱溟的思考
主讲人:罗志田教授 四川大学历史系
主持人:彭国翔教授 浙江大学哲学系
讲座时间:2018年4月6日(周五)晚上19:00-21:00马一浮人文讲座
讲座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223报告厅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浙江大学图书馆
内容简介:
本次讲座以梁漱溟对中医的心路历程为例,揭示他对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发展路向的认识。梁漱溟一生关注中医,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将中医认定为中华文化出了问题的象征。经1922年起的全面反思,他对中医的态度逐渐改观,认为从效用上而言中医未必较西医劣势,但从学问上而言西医领先于中医。这是因为在近代中国,“西洋科学的路子,是学问的正统”,也就是何为“学问”的解释权在西方。而中医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解释自己,认识自己”,必须“从人家才得到解释认识”。在能够自我表述之前,中医“不能算是学问”。梁漱溟讨论的是中医,背后隐伏的却是整个中国学术和中国文化。他多次指出,中国文化虽然更为高明,但已无法自我表述,只有被西方和世界接受,才能避免成为“文化的化石”。面对中国文化的失语,梁漱溟的目标是在融汇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让中国文化翻身,改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主讲人简介:
罗志田教授,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近著有《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近代中国史学述论》等,以及面向非专业读者的《道大无外》和《变中前行: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