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学术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西湖学术论坛  会议新闻

浙江大学西湖学术论坛第222次会议—“分子病理学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顺利召开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日期]:2019-11-04[访问次数]:383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群英汇聚浙里,闪耀学术星光。由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肿瘤中心,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携手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于2018年10月16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办了分子病理学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研讨会暨浙江大学第222次西湖论坛。来自美国、荷兰、德国以及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聚焦国内外肿瘤研究、病理诊断发展趋势,围绕“新型肿瘤标记物”,“肿瘤诊断新方法”,“免疫治疗”,“药物筛选”等多个议题,以前沿理念、交叉融合、创新引领为特色,跨越理论、技术、临床等多个领域进行了交流探讨。

大会由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non van Engeland教授和浙江大学来茂德教授担任共同主席。开幕式上,来茂德教授首先介绍了此次论坛的背景:多年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仍然是困扰各国科学家和病理学家的一大难题,寻找新型标志物和新的有效的靶向药物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聚焦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之间的转化,探讨前沿理论和技术手段,为解决人类疾病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大会外方主席Manon van Engeland教授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James Herman 教授、西湖大学李旭教授等9位国内肿瘤病理学专家与在座的100余位浙大师生和西湖大学师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细致解答了师生的提问。James Herman 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甲基化在肿瘤诊断的应用,浙江大学金洪传教授就热休克因子1通过调节糖酵解和谷氨酰胺分解影响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来自荷兰的Manon van Engeland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新型DNA甲基化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浙江大学张红河教授就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PD1/PDL-1可变剪切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美国James G Herman 教授(左)、浙江大学金洪传教授(中)和浙江大学张红河教授(右)  

下午的报告中,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MichaelMuders教授和大家分享了前列腺癌的分子病理诊断和治疗进展,以及如何利用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发现新型标志物。来自荷兰国家癌症研究所的GerritMeijer教授就肿瘤标志物发现和发展进行介绍并提出肿瘤病理学发展和仍需努力的方向。西湖大学李旭教授通过以分享科研小故事的方式,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各个分子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组学技术,寻找有效的治疗肿瘤的靶点,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德国海德堡大学Stephanie Roessler教授的研究聚焦肝胆肿瘤的分子分型,系统介绍了肝胆肿瘤区别于其他消化道肿瘤诊断的分子标记和不同的治疗策略。最后,来自浙江大学的刘云华教授深入阐释了明星分子p53突变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给此次研讨会做了完美的收尾。

德国波恩大学Michael Muders教授(左)和荷兰癌症研究所GerritMeijer教授(右)

德国海德堡大学Stephanie Rossler教授(左)和浙江大学刘云华教授(右)  

此次学术会议的顺利举行,将有助于推动肿瘤病理领域的研究,通过国内外学者交流互动,构建双方合作的桥梁,共同探讨领域内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同时,针对具体的领域,邀请国际顶尖的学者前来交流,对于肿瘤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声誉提升,以及“双一流”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