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科研院关于开展“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浙江大学联合研发中心”研发方向征集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刘庆发布时间:2025-10-17浏览次数:10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各科研团队: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浙江大学联合研发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发中心联合研发中心是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共建的非独立法人、非工商注册的研发机构,浙江大学校设研究机构,是双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机制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联合研发中心将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立足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院创新发展需求,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围绕烟草植物活性成分生物学效应、植物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科研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为此,现面向各学院、各有关单位、各科研团队,开展联合研发中心研发方向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方向建议及其编制要求

(一)主要研究任务及北京院牵头部门

本批研究方向根据北京院科研需求进行布局,主要研究任务及责任部门如下:

任务1.植物合成生物元件智能挖掘表征技术

针对植物合成生物标准元件严重匮乏的制约因素,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元件挖掘与设计算法模型,高效发掘并理性优化植物合成生物元件;开发基于原生质体、植株等元件快速表征技术体系,构建高通量自动化元件表征功能平台,实现植物合成元件的规模化精准定量表征;系统整合挖掘、设计、优化及表征获得的数据与实体元件,构建以元件和数据支撑的植物合成生物标准元件库。

北京院联系部门:研究二部,部门负责人:张剑锋,邮箱:zhangjf@blsa.com.cn

任务2.模式植物多模态合成底盘创制与改造技术

聚焦植物底盘资源创制、改造与利用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发针对萜烯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化合物代谢流优化改造技术构建针对重组蛋白折叠与修饰生物过程的细胞区室化与糖基化改造技术,优化创制高效完整植株、叶片、悬浮细胞系、状根以及无细胞合成体系等多模态植物底盘,创制适宜于不同类型天然产物和重要医用蛋白生物合成的植物底盘材料。

北京院联系部门:研究二部,部门负责人:张剑锋,邮箱:zhangjf@blsa.com.cn

任务3.重要生物制品的模式植物高效合成调控技术

聚焦战略稀缺高值天然产物、重大应急保障医用蛋白等重要生物制品,开展基于多组学驱动的高值天然产物复杂代谢通路解析,阐明重要天然产物的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开展疫苗关键免疫原研究,建立植物源免疫原与抗体的理性设计技术体系;在植物中重构合成通路,结合“设计-构建-验证-学习”循环迭代优化,实现龙涎香系列、巨豆三烯酮系列等高值天然香料,紫杉醇、皂苷等萜类化合物,长春碱、莨菪碱等生物碱,猴痘疫苗、流感病毒双特异性抗体等医用蛋白在植物底盘中高效合成。

北京院联系部门:应用一部,部门负责人:付亚宁,邮箱:fuyn@blsa.com.cn

任务4.植物生物合成产物多维评价体系

聚焦植物合成产物评价面临的高度复杂性、评价标准缺乏等核心科学问题,开发基于多组学联用的杂质谱深度解析技术,对其结构、纯度及一致性进行全面表征;针对医药蛋白的生物活性、化工材料的应用性能、香料的感官特征等不同应用需求,利用类器官及动物模型、材料功能分析、AI感官评价等手段,开发高通量、自动化的评价平台;建立涵盖医药蛋白免疫原性风险评估,合成材料接触相容性评价等多层次安全性评价体系;最终系统构建涵盖医药、化工、材料及香料等关键领域的系统化、标准化植物生物合成产物多维评价体系

北京院联系部门:研究四部,部门负责人:李翔,邮箱:lixiang@blsa.com.cn

任务5.植物生物制造工程化集成系统

针对当前植物生物制造工程化能力薄弱的痛点,构建基于AI的光-温-气耦合调控的立体规模化植物培养系统,研究全自动高通量负压侵染技术途径,提升植物规模化生产和遗传转化的自动化水平;推动分离纯化工艺升级,研发保持蛋白活性结构的细胞破壁技术,纳米多孔膜、仿生膜等分离纯化技术,设计植物生物制造“破碎-分离-纯化”集成制造工艺,提升中试级植物生物制造的分离纯化效率;建立植物生物制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集成在线监测与AI溯源,实现产品质量的实时精准管控;量化不同品类产品关键流程参数、制定细分领域生产规程,统一稳定性、活性、纯度等核心指标评价方法并确立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可控。

北京院联系部门:应用二部,部门负责人:孙世豪,邮箱:sunsh@blsa.com.cn

(二)编制要求

研究方向建议参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的编制模式编制。研究方向建议须紧扣5个主要任务,包括研究标题研究内容考核指标三部分,内容表述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包容性。每个研究方向建议对应一个科研项目,后续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须涵盖研究方向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同一研究方向原则上只支持1项科研项目(项目周期3以内)。每个项目科研经费控制在200万500万,研究内容应与科研经费额度相匹配。

二、工作安排

学校意向申报团队根据5个主要任务,编制研究方向建议表(附件,至少1项,可多项)2025年1024日前有意向申报团队填写《“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浙江大学联合研发中心”研发方向建议表》(附件1)Word发送six3even@zju.edu.cn并抄送kyyhy@zju.edu.cn,命名格式北京院-任务名称-方向名称-负责人”

学校北京院鼓励相关意向研究团队与北京院相关部门积极沟通,科学谋划并凝练相关研究方向建议。

后续校企组织专家评议

联系方式

北京院科研开发部联系人:刘德水,13126990492, liuds@blsa.com.cn

学校科研院区企合作联系洪扬0571-88206885

 

附件1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浙江大学联合研发中心”研发方向建议表.docx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科研开发部

2025年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