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单位、各位老师:
为支持青年科研人才成长,鼓励在重点领域开展原创性、突破性研究,现将2026年度“何享健青年科学家项目”提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院系单位积极组织推荐。
一、项目概况
“何享健青年科学家项目”由何享健科学基金设立,旨在发掘和资助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杰出青年科研工作者,支持其在医学与生命科学、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开展原创性、突破性的基础、转化及应用研究。该项目每年评选不超过20名青年科学家,每人资助科研经费200万元,分3年拨付。
二、申报条件
1.已取得博士学位;
2.在中国高校、科研院所全职工作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在站博士后人员不得申报)。
3.被提名当年,参评人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2025年被提名人199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女性候选人放宽至38周岁。对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的被提名人(需提供临床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可放宽至40周岁,女性候选人放宽至43岁。
4.在科学探索、技术突破或工程实践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交叉研究,且研究成果适用于医学与生命科学、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
三、学科重点资助方向
1.学科:医学、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化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前沿交叉等。
2.医学与生命科学重点资助的方向
(1)基础类:生物医学领域重要前沿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如空间多组学技术和细胞生物信息图谱、基因结构和表达及调控、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和技术、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新型生物材料与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新型生物传感技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与蛋白质设计和结构解析、类器官研究。
(2)应用类:生物医学前沿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如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筛选、基因疗法、细胞疗法、干细胞治疗、新型传染病疫苗、肿瘤免疫治疗、脑机接口技术、药物靶点研发和递送、长寿与健康。
(3)临床类:重点关注和鼓励探索与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临床常见多发病相关的前沿研究,如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性传染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3.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
主要关注能源材料、工业/楼宇脱碳、储能及智能电网、绿色电力电子技术、绿色致冷技术、资源回收再利用六大议题。
(1)能源材料:主要包括生物质材料、节能材料、储能/储热材料、半导体材料,以及材料的绿色低碳制造工艺等方向的科研与技术突破。
(2)工业/楼宇脱碳:致力于工业脱碳、智慧楼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双碳管理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
(3)储能氢能及智能电网:涵盖高效、低排放、低成本发电技术,绿色制氢技术,电池和燃料电池技术,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储能方案,以及能源与储能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等方向的科研与技术攻关。
(4)绿色电力电子技术:重点研究在空间、成本、可靠性和散热的严格约束下,实现大规模、高效、稳定、快速的电力输送等相关技术。
(5)绿色制冷技术:包括高能效压缩机和电机、新型热泵技术、绿色固态制冷材料与技术等方向的科研与创新。
(6)资源回收再利用:涉及工业废品资源化利用、工业余热回收、能源及储能设备的回收与循环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四、推荐流程与时间安排
1.院系单位推荐
各院系单位于2025年12月5日前,将被推荐人选的名单及相关材料排序汇总发送至科研院邮箱(kyyjcb@zju.edu.cn)。
2.学校评审与上报
如各院系单位推荐人数超过何享健科学基金对我校的限额,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审并择优推荐至何享健科学基金。
3.系统正式提交。何享健科学基金将于12月31日前向被提名人发送提名码。被提名人凭提名码登录系统,于2026年2月6日前提交PDF格式的完整版材料,包括:(1)被提名人简历(包括发表的论文清单);(2)被提名人独立研究的代表性文章三篇,其中代表性论文建议填写申报人近5年作为第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3)一份5000字内未来研究计划,中英文版本各一份;(4)三封推荐信(优先选择被提名人不同高校或机构的推荐人)。待被提名人确定后,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4.启动评审。何享健科学基金将于2026年2月25日启动评审。评审包括形式审查、同行评审、评审委员会审议、理事会审批等环节。
5.公布结果。何享健科学基金将于2026年9月30日前公布获资助人名单。
五、具体要求
请各院系单位于2025年12月5日前,将候选人基本信息(附件2)、近5年本人作为第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的3篇论文以及5000字以内未来研究计划(附件3)排序汇总发送至kyyjcb@zju.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何享健青年科学家项目提名-学院名称”。
请各院系单位高度重视,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提名人选,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提交材料,共同推动我校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联 系 人:冯茹 朱金晶 薛建龙
联系电话:88981080
联系邮箱:kyyjcb@zju.edu.cn
附件: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5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