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院系、各相关老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指南》,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老师申报。
重点提示:
(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1.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薯类作物(甘薯、木薯和马铃薯)、小宗作物和蔬菜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和遗传改良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3或C15的下属代码)。
2.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和薯类作物(甘薯、木薯和马铃薯)的近缘野生种资源精准鉴定和利用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3.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栽培模式与理论(申请代码1选择C13或C15的下属代码)。
4.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及薯类作物(甘薯、木薯和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4的下属代码)。
5.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深度评价(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6. 旱地农业与旱地作物改良(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7. 畜禽重要遗传资源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7的下属代码)。
8. 重要畜禽疫病防治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8的下属代码)。
9. 热带牧草种质资源分析和遗传改良(申请代码1选择C22的下属代码)。
10. 牧草栽培和牧草饲料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22的下属代码)。
11. 木本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申请代码1选择C16的下属代码)。
12. 农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13. 亚洲热带水稻种植土壤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14. 关键陆地生态系统(农田、森林、草地)生物多样性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协同效应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C03的下属代码)。
15.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农业生产系统(农田、草地)转型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03或C13的下属代码)。
16. 营养目标下的食物供给与消费均衡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G0311)。
17. 中国及重点国家草地贪夜蛾有害生物入侵应急管理与综合防治技术的社会经济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G03的下属代码)。
18. 农业政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G0311):
(1)中国和全球低碳乡村发展的路径与战略研究。
(2)中国-东盟食品质量安全协同治理与构建研究。
(3)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
(4)农作物数字序列信息(DSI)跨国流通机制与治理研究。
(二)资助计划
拟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数量为12项左右,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经费等。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6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
(三)申请方式
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申请项目所属科学部选择界面,点击“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点击“组织间合作研究(组织间合作协议项目)”右侧的“填写申请”按钮,进入“请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CGIAR(国际组织)”,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依托基金项目批准号,通过资格认证后即进入具体中文申请书填写界面。
注意事项:
(1)申报书填写:申请人在申请书正文开头应首先说明该项目针对的研究方向名称,如:【本申请针对“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薯类作物(甘薯、木薯和马铃薯)、小宗作物和蔬菜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和遗传改良的基础研究”撰写。】。
(2)申请人须与CGIAR下属有关中心(研究所)的合作者共同填写英文申请书(见附件1)。
(3)双方须就合作内容及知识产权等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合作协议(见附件2)。
未按要求提交以上附件材料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我校对该类型项目在国家基金委系统提交申请书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16时。请有关学院及项目申请人在我校截止时间内递交项目相关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具体指南要求与未尽事宜详见附件。
联系电话:88981080 张佳乐 朱金晶 蔡祖超 薛建龙
邮箱:kyyjcb@zju.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5年9月3日
附件: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623/info95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