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专栏

关于浙江大学10项成果许可的公示

发布者:陈汀发布时间:2020-12-21浏览次数:22

浙江大学10项成果拟许可,现将相关信息予以公示。

 

[1] 专利名称:油菜BnaSPT1基因在促进双子叶植物角果生长中的应用

专利号:ZL 201610180042.7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BnaSPT1基因在促进双子叶植物角果生长中的应用,所述油菜BnaSPT1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应用包括:(1)将油菜BnaSPT1基因连入植物表达载体中,构建得到重组表达载体;(2)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受体植物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油菜BnaSPT1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以及包含所述重组表达载体的转化子。本发明通过克隆油菜BnaSPT1基因,并在拟南芥中进行遗传转化,过量表达外源油菜BnaSPT1基因,能够显著提高拟南芥spt突变体角果的大小,恢复种子数量。借助基因工程技术使油菜BnaSPT1基因在受体中超表达,改善角果大小,有助于高产研究。

 

[2] 专利名称:油菜BnaSPT3基因在促进双子叶植物角果生长中的应用

专利号:ZL 201610178957.4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BnaSPT3基因在促进双子叶植物角果生长中的应用,所述油菜BnaSPT3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应用包括:(1)将油菜BnaSPT3基因连入植物表达载体中,构建得到重组表达载体;(2)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受体植物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油菜BnaSPT3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以及包含所述重组表达载体的转化子。本发明通过克隆油菜BnaSPT3基因,并在拟南芥中进行遗传转化,过量表达外源油菜BnaSPT3基因,能够显著提高拟南芥spt突变体角果的大小,恢复种子数量。借助基因工程技术使油菜BnaSPT3基因在受体中超表达,改善角果大小,有助于高产研究。

 

[3] 专利名称:稻米锰含量简易快速测定法

专利号:ZL 201710579508.5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米锰含量简易快速测定法,将待测水稻和标准品水稻分别进行如下的步骤1)5)1)、水稻糙米加入4NaOH溶液、35%过氧化氢糊化;然后加入10HCl溶液浸提;2)、在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加入8M NaOH溶液,静置,再加无水乙醇;3)、在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1M EDTA溶液;4)、在步骤3)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甲醛肟溶液,振荡摇匀后静置;5)、在步骤4)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氨盐酸羟胺溶液,振荡摇匀后静置;6)、将步骤5)所得待测水稻的糙米反应液和标准品水稻的糙米反应液进行颜色比较;待测水稻的颜色深,说明待测水稻糙米的含锰量高于标准品水稻。

 

[4] 专利名称:芒属植物叶片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专利号:ZL 201610365260.8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芒属植物叶片含水率的测定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待测的芒属植物叶片;2)、将芒属植物叶片在400nm2500nm的近红外光谱波段内扫描,从而获得以下23个特征波长处的反射光光谱:486nm554nm624nm676nm694nm714nm772nm912nm958nm1098nm1322nm1392nm1432nm1520nm1642nm1870nm1900nm2038nm2122nm2214nm2274nm2316nm2404nm3)、将上述数据代入含水率计算公式,从而获得待测的芒属植物叶片的含水率。

 

[5] 专利名称:富锌水稻快速筛选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519572.5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锌水稻快速筛选方法,对待测水稻糙米和标准品水稻糙米分别进行如下步骤1)4)1)、糙米糊化;2)、在步骤1)的所得物中加入盐酸进行中和;3)、在步骤2)的所得物中加入三乙醇胺溶液、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盐酸羟胺溶液、乳化剂OP水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摇匀后静止;4)、在步骤3)的所得物中加入5-Br-PADAP染色液,摇匀后静止,取上层清液;5)、将步骤4)所得待测水稻的糙米反应物和标准品水稻的糙米反应物进行颜色比较;当待测水稻糙米反应物的颜色比标准品水稻的糙米反应物颜色深时,则说明待测水稻糙米含锌量高于标准品水稻,颜色越深则锌含量越高。

 

[6] 专利名称:一种水稻EPSP合成酶突变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专利号:ZL 202010174117.7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EPSP合成酶突变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该水稻EPSP合成酶突变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人工突变技术将野生型水稻EPSP合成酶基因中编码第102位氨基酸、第106位氨基酸和第381位氨基酸的密码子进行突变得到,使得第102位氨基酸残基由苏氨酸突变成异亮氨酸、第106位氨基酸残基由脯氨酸突变成丝氨酸、第381位氨基酸残基由脯氨酸突变成亮氨酸,得到水稻EPSP合成酶突变基因;将水稻EPSP合成酶突变基因转入受体后获得的转基因作物具有较好的草甘膦抗性,对筛选和培育抗草甘膦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7] 品种名称:浙稻1

品种权号:CNA20120031.5

品种简介浙稻1号是物理诱变剂钴-60伽玛射线辐照诱变籼稻品种“扬稻6号”选育的高大壮杆突变体与“扬稻6号”杂交回交选育而成,适宜稻鱼共生应用。

 

[8] 品种名称:浙抗稻2

品种权号:CNA20130458.8

品种简介:为满足我国安全、优质稻米生产发展的需要,浙抗稻1号是由抗虫突变品系KC1与优质籼稻品种“宁粳3号”杂交回交选育而成,对二化螟、三化螟、成株期纹枯病和稻飞虱均表现良好的抗性。

 

[9] 品种名称:渔两优13

品种权号:CNA20130455.1

品种简介:为满足稻鱼共生生态养种需要,渔两优13是两系不育系NHR111S与壮秆突变体GCR-3配制选育适宜稻鱼共生应用的优质中籼杂交新品种。

 

[10]品种名称:渔稻2

品种权号:CNA20150860.81

品种简介:为满足稻鱼共生生态养种需要,渔稻2号是优质籼稻品种“扬稻6号”高大壮秆突变体与宁粳3号杂交回交选育的籼粳中间型恢复系。

 

转化方式:普通许可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转化价格:100万元

 

公示期自20201221日至202114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交异议书及有关证据。

电话:88981070,邮箱:f020092@zju.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