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4项专利拟许可,现将相关信息予以公示。
[1]专利名称:颈双缘姬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专利号:ZL201410427556.9
专利简介: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旨在提供颈双缘姬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该颈双缘姬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和繁殖蜂种、生产寄主、小菜蛾的接种繁殖、小菜蛾蛹的发育、颈双缘姬蜂接种、颈双缘姬蜂培养与收集和留种。本发明完善了优势蜂种选择、繁蜂和放蜂技术,实现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颈双缘姬蜂;另外,本发明生产方法能够进行大规模连续生产,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领域,用于防治小菜蛾害虫,从而更大程度上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很大便利。
[2]专利名称:加强果蝇类生物防治效果的蛹寄生蜂人工繁育生产方法
专利号:ZL201710749534.8
专利简介: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加强果蝇类生物防治效果的蛹寄生蜂人工繁育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黑腹果蝇蛹,羽化出蜂后连续三代用于海德氏果蝇蛹的寄生,收集蜂种;对海德氏果蝇接种繁殖,然后以寄生蜂的雌蜂对海德氏果蝇化蛹进行寄生、培养,收集羽化后的寄生蜂并保存留种。本发明在生产接种过程中控制了毛角锤角细蜂的寄生时间,避免了因寄生时间过短导致的低寄生率或因过度寄生而造成的低出蜂率;对毛角锤角细蜂的培育更便利于寄生蜂的合理接种及利用;能够进行大规模连续生产,完善优势寄主选择和繁蜂技术,实现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毛角锤角细蜂,为毛角锤角细蜂的繁殖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3]专利名称:CvBV5‑3基因在降低果蝇免疫力和制备免疫低下型果蝇模型中的应用
专利号:ZL201710520451.1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CvBV5‑3基因在降低果蝇免疫力和制备免疫低下型果蝇模型中的应用,该CvBV5‑3基因是菜蛾盘绒茧蜂多分DNA病毒的35个基因组片段中的第5个环上的第3个基因,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菜蛾盘绒茧蜂多分DNA病毒基因CvBV5‑3转入果蝇基因组,获得了稳定遗传纯合体的转基因果蝇品系;该转基因品系表达多分DNA病毒基因CvBV5‑3后,存在血细胞凋亡的现象,并且在受到病原物侵染时,具有明显的免疫力低的性状,在对研究昆虫免疫相关机制、增强人类免疫类药剂的筛选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4]专利名称:CvBV26‑4基因在降低果蝇免疫力和制备免疫低下型果蝇模型中的应用
专利号:ZL201710520495.4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CvBV26‑4基因在降低果蝇免疫力和制备免疫低下型果蝇模型中的应用,该CvBV26‑4基因是菜蛾盘绒茧蜂多分DNA病毒的35个基因组片段中的第26个环上的第4个基因,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菜蛾盘绒茧蜂多分DNA病毒基因CvBV26‑4转入果蝇基因组,获得了稳定遗传、纯合体的转基因果蝇品系;该转基因品系表达多分DNA病毒基因CvBV26‑4后,存在血细胞凋亡的现象,并且在受到病原物侵染时,具有明显的免疫力低的性状,在对研究昆虫免疫相关机制、增强人类免疫类药剂的筛选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转化方式:普通许可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转化价格:300万元
公示期自2020年12月17日至2020年12月31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交异议书及有关证据。
电话:88981082,邮箱:kyc1@zju.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0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