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项专利拟许可,现将相关信息予以公示。
[1] 专利名称:C6醛类挥发性物质在抑制草莓球腔菌中的应用
专利号:ZL 201810040304.9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C6醛类挥发性物质在抑制草莓球腔菌中的应用,该C6醛类挥发性物质为己醛、反式‑2‑己烯醛或顺式‑3‑己烯醛。本发明首次公开了草莓叶片中的己醛、反式‑2‑己烯醛和顺式‑3‑己烯醛这三种C6醛类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草莓球腔菌,尤其是草莓球腔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并通过利用该C6醛类挥发性物质熏蒸草莓球腔菌或草莓叶片的试验,证明了己醛、反式‑2‑己烯醛和顺式‑3‑己烯醛在有效抑制草莓球腔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中的作用,以及防治草莓蛇眼病中的功能。本发明采用己醛、反式‑2‑己烯醛和顺式‑3‑己烯醛制备防治草莓球腔菌引起的草莓蛇眼病的制剂,并进行草莓蛇眼病病害防治,防治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为开发新型的、高效的、绿色安全的防治草莓蛇眼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提供了依据。
[2] 专利名称:萜类挥发性物质在抑制草莓球腔菌中的应用
专利号:ZL 201810039802.1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萜类挥发性物质在抑制草莓球腔菌中的应用,该萜类挥发性物质为芳樟醇或桃金娘烯醇。本发明首次公开了草莓叶片中的芳樟醇和桃金娘烯醇这两种萜类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草莓球腔菌,尤其是草莓球腔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并通过利用该萜类挥发性物质熏蒸草莓球腔菌或草莓叶片的试验,证明了芳樟醇和桃金娘烯醇在有效抑制草莓球腔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中的作用,以及防治草莓蛇眼病中的功能。本发明采用芳樟醇和桃金娘烯醇制备防治草莓球腔菌引起的草莓蛇眼病的制剂,并进行草莓蛇眼病病害防治,防治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为开发新型的、高效的、绿色安全的防治草莓蛇眼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提供了依据。
转化方式:普通许可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转化价格:2万元
公示期自2020年12月9日至2020年12月23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交异议书及有关证据。
电话:88981070,邮箱:f020092@zju.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0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