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专栏

关于浙江大学5项专利许可的公示

发布者:陈汀发布时间:2020-12-07浏览次数:13

浙江大学5项专利拟许可,现将相关信息予以公示。

 

[1] 专利名称:一种西那卡塞的合成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008827.1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那卡塞的合成方法,该合成路线分为两个部分:(1)以消旋1-萘基乙胺为起始原料,采用动态动力学拆分的方法,以Pd/LDH-SA为消旋化催化剂、对氯苯酚脂肪酸酯为酰基供体、脂肪酶为生物拆分催化剂获得手性的;(2)以间三氟甲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与便宜易得的原料乙醛反应得到间三氟甲基肉桂醛,减压蒸馏后得到纯品;间三氟甲基肉桂醛与反应,生成亚胺中间体;亚胺中间体溶解到乙醇中,以雷尼镍为加氢催化剂,反应后得到产品西那卡塞。该合成方法提高了反应收率和产品的光学纯度,反应条件更温和,而且原料易得。

 

[2] 专利名称:工程菌及其在制备(R)-6-氰基-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中的应用

专利号:ZL 201510067574.5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菌及其在制备(R)-6-氰基-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中的应用,该工程菌包括宿主细胞和转入宿主细胞的目的基因,所述目的基因为碱基序列如SEQ ID N 0.3所示的卤代醇脱卤酶基因。本发明将SEQ ID N 0.3所示的卤代醇脱卤酶基因导入宿主细胞构建的工程菌可表达卤代醇脱卤酶HHDH,通过该酶的催化作用可实现将(S)-6--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催化成(R)-6-氰基-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提高了产物的转化率和纯度。

 

[3] 专利名称:工程菌及其在制备(3R, 5S)-6--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中的应用

专利号:ZL 201510014460.4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菌及其在制备(3R5S)-6--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中的应用,该工程菌包括宿主细胞和转入宿主细胞的目的基因,所述目的基因为如SEQ ID NO.3所示的羰基还原酶基因。本发明将SEQ ID NO.3所示的羰基还原酶基因导入宿主细胞构建的工程菌可表达羰基还原酶Dkr,通过该酶的催化作用可实现将(S)-6--5-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不对称还原成(3R5S)-6--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采用异丙醇辅酶再生的方式,使反应过程中无需进行pH的实时调节,不仅避免了化学法存在的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制备复杂等问题,还对生物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4] 专利名称:一种工程菌及制备(3R,5R)6-氰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314478.1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菌及制备(3R5R)6-氰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方法,该工程菌包括宿主细胞和转入宿主细胞的目的基因,所述目的基因为卤代醇脱卤酶基因;该方法包括培养工程菌并诱导卤代醇脱卤酶基因表达,离心取细胞,用缓冲液重悬,获得静息细胞悬液;往静息细胞悬液中添加(3R5S)6--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和NaCN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从反应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产物。本发明通过该酶的催化作用,简化了(3R5R)6-氰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生产工艺,无大量反应副产物生成,降低了生产成本。

 

[5] 专利名称:一种工程菌及制备(3R, 5S)6--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314267.8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菌及制备(3R5S)6--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方法,该工程菌包含醇脱氢酶基因、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羰基还原酶基因;该方法包括培养工程菌并诱导酶类表达,离心取细胞,用缓冲液重悬,获得静息细胞悬液;往静息细胞悬液中添加6--35-二羰基己酸叔丁酯、葡萄糖和异丙醇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从反应液中分离纯化得到(3R5S)6--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本发明实现从6--35-二羰基己酸叔丁酯到(3R5S)6--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一步化生产,简化了(3R5S)6--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工艺,避免了额外辅酶的添加,降低了生产成本。

 

转化方式:普通许可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转化价格:50万元

 

公示期自2020127日至20201221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交异议书及有关证据。

电话:88981070,邮箱:f020092@zju.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