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14项中国专利已完成转化,现将转化现金奖励信息予以公示,公示信息如下:
科技成果基本情况 | ||||
科技成果名称 | 科技成果类型 | 发证部门 | 科技成果证书编号 | |
1. 一种用作pH荧光探针的苯并噻唑-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1434073号 | |
2. 一种用作联氨荧光探针的苯并噻唑-苯腈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1528958号 | |
3. 一种微孔过渡族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1631356号 | |
4.一种用于温度探测的双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1722458号 | |
5. 用于区分探测锌离子和镉离子的荧光探针苯并噻唑-三联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1774614号 | |
6. 一种用于生理温度探测的染料/稀土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1930619号 | |
7. 具有多重探测性能的双稀土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2020769号 | |
8. 用于高温区域荧光温度检测的稀土-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2409021号 | |
9.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主客体型复合的多光子偏振激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2518516号 | |
10. 一种用于酒精度荧光检测的高连接稀土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3182711号 | |
11. 用于低浓度下氨气荧光传感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3455276号 | |
12. 用于探测维生素C的稀土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3477797号 | |
13.用于重金属铅离子探测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3518684号 | |
14. 用于色氨酸探测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第3738147号 | |
科技成果转化信息 | ||||
转化方式 | ☑转让 □许可 | 技术合同项目名称 | 一种用作pH荧光探针的苯并噻唑-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等14项专利转让 | |
技术合同登记机构 | 浙江省第五合同认定登记点 | 技术合同编号 | 2020330004003181 | |
取得转化收入金额 | 300万 | 取得转化收入时间 | 2020.10 | |
现金奖励信息 | ||||
现金奖励总额 | 194.929万 | 现金奖励发放时间 | 2020.11 | |
奖励人员信息 | ||||
姓名 | 岗位职务 | 贡献情况 | 现金奖励金额 | |
钱国栋 | 教授 | 专利发明人 | 6.929万 | |
王智宇 | 教授 | 专利发明人 | 47万 | |
崔元靖 | 教授 | 专利发明人 | 47万 | |
杨雨 | 副教授 | 专利发明人 | 47万 | |
李斌 | 研究员 | 专利发明人 | 47万 | |
公示期限: 2020年10月28日至2020年11月17日 | ||||
期间,如对以上奖励分配有不同意见,请以书面或者电子邮件形式向学院、工研院、科研院反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87952290,邮箱:liujinfang@zju.edu.cn;
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
电话:88982808,邮箱:hlcheng@zju.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
电话:88981082,邮箱:kyc1@zju.edu.cn。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0年10月28日